首页

柏芝陆

时间:2025-05-22 21:23:20 作者:朝鲜新建驱逐舰下水发生“重大事故” 浏览量:59649

  中新网3月27日电 生态环境部27日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。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在会上介绍,2018年生态环境部成立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,重点以支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为目标,以集成应用为导向,聚焦以磷为核心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、水生态完整性评估等六大专题,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驻点城市“一市一策”科技帮扶,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,成效显著。

  一是构建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“知识库”和“工具箱”。系统诊断长江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,揭示问题成因及机理;研究建立全时空“诊”、全过程“控”、全方位“治”、全要素“保”的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体系,重点构建了水环境精准溯源和系统治理、水生态调查—评估—修复等技术模式,形成覆盖全链条的科技供给。建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智慧决策平台,服务推动沿江省市科学数据共享。

  二是科技支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国家科学决策。围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等攻坚战重要任务,开展关键指标内涵判定、期望值确定、监测关键技术和质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,支撑出台《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(试行)》。坚持需求导向,开展“风险防范—污染管控—排口管理—水源保障”管理技术研发,全力支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、黑臭水体整治、化工园区水污染治理、历史遗留矿山和尾矿库污染防控等攻坚战专项行动。组织专家团队赴杭州亚运会、成都大运会现场进行问题研判,圆满完成国家重大活动的水环境质量保障任务。

  三是科技助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地方精准施策。以联合研究成果为基础,“前店后厂”,送科技、解难题。分两批派驻66个驻点专家团队开展水环境形势分析、磷污染来源解析,以及122个水体水生态调查评估等,形成源清单、问题解决方案等700余份,帮扶地方解决治理难题。与2018年相比,驻点城市总磷浓度平均下降约30%,“一江碧水向东流”的美景重现,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提升。 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今明天北京晴晒为主最高气温34℃ 傍晚山区需防雷阵雨

在港中坪村听取村干部的汇报后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,坚决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要精兵简政,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。

东风公司原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胡信东接受审查调查

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,遵循从低速到高速,从固定路线到区域,从运货到运人,从公共交通、货运等场景开始,最终到私家车市场的转变。“整个行业离最终‘完全自动驾驶’的愿景依然存在一定距离,规模化商用仍需时日,但现有落地场景已十分丰富。”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博称。

砍伐自然原因死亡损毁林木是否会构成犯罪?最高法回应

肯尼亚《人民报》评论指出,新中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,这一里程碑不止对中国意义重大,也在肯尼亚等众多伙伴国家中产生深远共鸣。自1963年肯中建交以来,两国关系发展迅速,肯尼亚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中获益良多,共建项目助力非洲国家与中国建立起互联互通的贸易网络,为肯尼亚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,促进了肯尼亚乃至整个东非地区的贸易增长。中国自始至终在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中强调相互尊重、互不干涉内政,以及务实合作,受到肯尼亚人民的广泛欢迎。

中国海上深层油气探井测试日产创新高

启动仪式后,与会嘉宾随即前往中核工程,参观了解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科技创新成果。苏菲·德拉卡姆贝一行的后续行程还包括前往中国农业科学院,参观国际原子能机构协作中心、国家原子能核技术(辐照育种)研发中心,获取诱变育种技术应用的一手信息与经验;走访中国大陆首座核电所在地——秦山核电基地,探秘中国大陆最大核电科技馆,走进当地乡村调研了解中国传统文化;前往中国改革的前沿地深圳,走进中核海得威,实地了解核技术应用发展情况;赴中国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基地,参观新落成的大亚湾核能科技馆;调研中山大学,参观国际原子能机构协作中心、国家原子能核技术(昆虫不育)中心,了解昆虫不育技术应用与发展。(完)

国防部: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

在乌镇,全球青年领军者们用故事与行动勾勒了数字未来的愿景。他们的声音折射出数字技术的无限可能,也让全球合作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